養殖戶在飼料加工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切短、粉碎、浸泡、蒸煮、堿化和發芽等。這些方法的應用可以改善飼料的適口性、提高營養價值和促進消化吸收。
切短是指將飼料切割成較短的長度,以方便動物咀嚼和消化。一般來說,切短的長度應根據動物種類和飼料種類來確定,以實現飼喂效果。
粉碎是將干草、糧谷等粗飼料磨細成粉末狀,以增加飼料的表面積,提高消化率。粉碎的程度應根據飼料種類和動物的年齡、種類等因素來確定。
浸泡可以使一些硬質或難以消化的飼料軟化,同時也可以節省飼料。在浸泡過程中,可以使用適量的水或酸、堿等化學試劑來促進飼料的軟化和消化。
蒸煮是一種常用的加工方法,可以破壞豆類飼料中的抗胰蛋白酶,增加豆蛋白中有效的蛋氨酸和胱氨酸,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和適口性。同時,蒸煮也可以使飼料更加軟化,易于消化。
堿化是用生石灰乳對粗料進行堿化處理,有助于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和適口性。在堿化過程中,生石灰乳可以破壞飼料中的纖維結構,釋放出更多的營養物質,并提高飼料的消化率。
發芽是指將籽粒飼料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發芽生長,使其中的維生素含量豐富。特別是胡蘿卜素和核黃素的含量會大大提高,可以作為維生素源供畜禽食用。發芽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溫度、濕度和時間等因素,以確保發芽效果和質量。